馆长信箱 我的图书馆 旧版
站内搜索
  • 首页
  • 本馆概况
    本馆简介
    组织机构
    馆舍风貌
    党群工作
    馆务公开
    业务联系人
  •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资源公告
  • 服务指南
    入馆指南
    • 入馆须知
    • 开馆时间
    • 规章制度
    • 馆舍布局
    借阅服务
    • 馆藏分布
    • 馆藏查询
    • 借阅规则
    • 原文传递
    • 馆际互借
    • 借书与还书
    • 续借与预约
    • 如何开通借阅权限
    • 如何查找图书
    • 图书超期遗失损坏等条例
    教学培训
    • 日常用户培训
    • 信息检索课
    • 网络教学
    • Origin定制培训
    新生指南
    • 新生入馆教育
    • 新生手册
    • 图书馆常识学习平台
    空间服务与设施
    • 座位预约
    • 文印服务
    校外访问及移动端服务
    • 资源校外访问
    • 移动图书馆
    知识产权服务
    • 中心概况
    • 规章制度
    • 服务内容
    • 服务流程
    • 讲座培训
    • 资源导航
    • 政策法规
    学科服务
    • 信息咨询与学科服务
    • 学科馆员制度
    • 科研评价
    • 信息咨询
    • ESI学科动态
    科技查新
    • 查新站简介
    • 查新委托及办理
    • 查新收费标准
    • 查收查引
    • 能源情报研究
    • 科技查新知识
  • 馆藏资源
    纸质资源
    随书光盘
    版权公告
    数据库导航
    工具与软件
  • 互动交流
    资源荐购
    读者留言
    常见问题
    图书捐赠
    图书捐赠管理办法
    QQ咨询
  • 阅读推广
    书籍推荐
    阅读数据
    精彩活动
    文字推广
    开拓视野
    专题展览
    生活时窗
馆长信箱 我的图书馆 旧版
  • 首页
  • 本馆概况
    本馆简介
    组织机构
    机构设置
    图书馆工作人员及电话
    馆舍风貌
    党群工作
    馆务公开
    图书馆年度工作
    图书馆收费公示
    业务联系人
  •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资源公告
  • 服务指南
    入馆指南
    入馆须知
    开馆时间
    规章制度
    馆舍布局
    借阅服务
    馆藏分布
    馆藏查询
    借阅规则
    原文传递
    馆际互借
    借书与还书
    续借与预约
    如何开通借阅权限
    如何查找图书
    图书超期遗失损坏等条例
    教学培训
    日常用户培训
    信息检索课
    网络教学
    Origin定制培训
    新生指南
    新生入馆教育
    新生手册
    图书馆常识学习平台
    空间服务与设施
    座位预约
    文印服务
    校外访问及移动端服务
    资源校外访问
    移动图书馆
    知识产权服务
    中心概况
    规章制度
    服务内容
    服务流程
    讲座培训
    资源导航
    政策法规
    学科服务
    信息咨询与学科服务
    学科馆员制度
    科研评价
    信息咨询
    ESI学科动态
    科技查新
    查新站简介
    查新委托及办理
    查新收费标准
    查收查引
    能源情报研究
    科技查新知识
  • 馆藏资源
    纸质资源
    随书光盘
    版权公告
    数据库导航
    工具与软件
  • 互动交流
    资源荐购
    读者留言
    常见问题
    图书捐赠
    图书捐赠管理办法
    QQ咨询
  • 阅读推广
    书籍推荐
    阅读数据
    精彩活动
    文字推广
    开拓视野
    专题展览
    生活时窗
首页 / 本馆概况 / 馆务公开 / 图书馆年度工作

本馆概况

  • 本馆简介
  • 组织机构
    机构设置
    图书馆工作人员及电话
  • 馆舍风貌
  • 党群工作
  • 馆务公开
    图书馆年度工作
    图书馆收费公示
  • 业务联系人
本馆概况
  • 本馆简介
  • 组织机构
    机构设置
    图书馆工作人员及电话
  • 馆舍风貌
  • 党群工作
  • 馆务公开
    图书馆年度工作
    图书馆收费公示
  • 业务联系人
图书馆年度工作

图书馆档案馆2018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 2019-01-15 浏览 : 次

2018年是十九大开局之年,也是我校建校65周年,图书馆档案馆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在学校其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重视服务大局,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研究型图书馆档案馆,出色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研究型图书馆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了系列高水平学科评价报告,成立了我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高层次课题和高水平文章取得突破;服务校园文化建设,“传承之舟-庆祝建校65周年系列文化活动”获评校园文化建设优秀项目;着力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部分书库实行外包管理,原文传递服务在北京市90余所高校图书馆中,评估总分名列第二,再创历年最好成绩;工会注重发挥特色和优势,被评为学校2018年模范职工小家;充分发挥微信等新媒体作用,采用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推广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纸质和数字文献资源建设稳步推进,有效支撑了学校的双一流建设。

一、重点工作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创新基层支部组织生活学习方式,以支部书记讲党课等形式,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创新观点。

(2)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馆内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清风正气。

(3)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成立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管理办法,排查了所有馆藏资源,新媒体上发布的所有信息都经过支部书记审核。

(4)馆内相关人员签署了《图书馆工作人员廉洁自律承诺书》,实行科技控权,图书资源采购通过OA办公系统实行网络化。

(5)严格按程序完成了全年的电子资源、纸质图书、设备等各项采购招标工作,做到了各廉政风险点重点防控。

(6)继续开展“面向中小学开放”活动,积极发挥图书馆的服务社会职能,助力附中附小建设。

(7)支持学校院系调整工作,向学校其他部门输送处级干部一名、科级干部一名,图书馆补选科级干部一名。

2、以学科评价和深层次服务为重点,继续推进研究型图书馆建设

(1)学科馆员制有序推行,已确定各学院学科馆员,并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

(2)举办了两次内部学术交流会,馆员们就学科评价、专利分析、阅读推广助力“双一流”内涵式发展等做了交流发言,提升了图书馆学术氛围。

(3)出版了《图书馆资源与利用白皮书》,提高了大数据时代资源建设与利用的科学管理水平。

(4)《文献信息导报》全面改版升级为《新时代图书馆》,提高了学术水平和信息前沿性。

(5)高层次研究项目和高水平论文取得突破,《新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微情报”服务及异构数据整合平台建设研究》获得2016-2018年北京高校图书馆科研基金项目一等奖,申报了中国图书馆学会2018年阅读推广课题《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阅读推广研究》;论文《高校图书馆构建“订阅式”阅读推广数字服务系统的时间探索》被CSSCI收录,提升了我馆的社会影响力。

(6)全年12人次参加了信息技术、“双一流”建设与评价、学科发展态势分析等培训,有效提升了团队最新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7)完成了《世界石油工程学科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化工过程机械学科国内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化学工程学科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论文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2016-2018年油气储运工程学科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油气地质与地球物理学科国内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六篇高水平学科评价报告。

(8)成立了我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开展了专利情报服务,完成了《段梦兰教授专利分析报告》、《全球致密油专利分析报告》、《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调研报告》等高水平研究报告。

3、完成了校史馆建设

(1)完成了校史馆的全面建设,邀请了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及老校友返校参观,为校史馆建设和展板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2018年8月底正式开馆。

(2)完成了校庆期间接待工作,9月22日-23日两天全天开馆,热忱迎接广大校友参观,共完成校史讲解近70次,接待参观人员1000余人次。

(3)完成了校史馆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对校史讲解员队伍进行培训和建设,制定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史馆参观情况记录表》,收集参观者的意见和建议,为校史馆下一步的建设以及运行模式的探索积累宝贵的经验。

(4)完成了校史馆的日常参观接待工作,全年共接待各类参观100余次,接待参观人员近3800人次。新校史馆开馆以来,完成新生入学教育参观、新教师入职教育参观、石油附小学生入校参观、青年教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培训班学员参观等各类参观90余次,接待参观人员3400余人次,其中完成全英文校史讲解3次。11月起启动校园开放日活动,每周四下午对校内外人员开放,并提供校史讲解,得到了广大校友及全校师生的广泛好评,成为档案馆的一个特色工作。

(5)完成了校史文物的收集和整理,全年共收集了校史文物60余件。

4、配合学校部署,完成了校庆65周年的筹备和服务工作

开展了“传承之舟-图书馆档案馆庆祝建校65周年系列文化活动”,通过举办校友荐书、杰出校友专题展、校友著作展、时铭显院士特展、校友参观校史馆、骆正复书画展、梳理图书馆发展历程、我是终身学习者等活动,圆满完成了校庆65周年服务工作,传承了石大文化,展现了图书馆的发展成就。

5、继续做好阅读推广工作,提高文献资源使用效益

与学工处、研究生院等单位合作,推出了阅读推广宣传月、环毕业季和迎新季推广活动、“文山书海寻宝之旅”找书大赛等活动,提高了文献资源使用效益。

6、创新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图书馆部分书库业务进行了外包试点,进一步提高了书库管理与服务水平。

7、充分利用修购专项资金,提升文献资源建设

(1)出色完成了2018年度修购专项《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和《图书馆知识发现与信息共享系统建设》任务,完成了机构知识库平台用户认证,实现了与信息中心的数据实时共享。

(2)申报的《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图书馆天井改善》、《图书馆多功能培训教室建设》均通过评审,列入2019-2021年项目库。

二、日常工作

(一)基础服务

1、借阅服务

图书馆始终坚持读者第一的服务意识,图书馆主馆和主楼新阅览室每天15.5小时、每周7天开馆。

本年度共接待入馆读者556180人次(不含主楼阅览室),平均日进馆1540人次,学校有效读者共有15553人;纸质图书借阅12522人,借书137765册次,还书139232册次。同比年接待读者人次、借阅读者人数和借还书册次分别增加7.6%、21.3%和7.4%。

阅览座位总选座1009844次,选座读者15620人次,人均选座次数65次。同比总选座次数增加29.7%,选座读者人次增加49.0%。

2018年,完成原文传递2515篇,馆际互借648册,在BALIS中心服务数量和质量评估中,我馆原文传递服务在北京市90余所高校图书馆中,评估总分名列第二,再创历年最好成绩;馆际互借服务获得先进集体三等奖。

完成了2018届硕博毕业生论文的提交、审核2005篇,并签订相关协议。

完成了期刊阅览室环境改善,对所有文艺期刊进行了梳理,重新制作了期刊目录。

2、数字图书馆服务

除了纸质资源,图书馆还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电子资源,每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开放,为读者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服务。

(1)数据库使用

2018年,图书馆网站访问量86.6万次,全文数据库下载量1263.2万次,文摘类数据库检索量57.7万次。同比网站访问量和全文数据库下载量分别增长7.4%和27.6%。

(2)移动图书馆

2018年超星移动图书馆登录次数366954次,点击量15441611次,文献传递103664次。同比分别增长10.0%、4.2%和10.7%。

3、信息咨询

(1)学科服务

完成了《沁水盆地致密煤层气储层地质特征及开发技术政策研究》、《Q/SY 1463-2012煤储层描述方法》、《海外勘探项目选区选带方法及规范》、《加氢石油树脂市场前景分析》等信息检索和咨询项目。

(2)宣传推广

2018年,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新增关注人数2870人,累计关注人数8880人;推送图文信息134期,累积阅读次数9 万次,累积阅读人数5.6万人次;菜单点击量4.5万次,点击人数达3.3万人;消息发送次数1854次,消息发送人数1242人。

推出了“将改革进行到底”、“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北京印象”等14期主题书展和新书展,主题书展展出图书2197本,新书书架展出图书3229本,平均借阅率超过了70%。

(3)为专业认证提供材料

完成了储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证相关材料准备和现场讲解工作。

4、查新服务

(1)2018年,教育部科技查新站共完成查新课题261项。

(2)完成定题服务3项:吸收吸附法回收氢气和碳二烃新技术国内外综合分析、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流动传热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及流道结构应力状况有限元分析、海水压裂液配制中的螯合剂研究。


(3)完成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委托的横向课题一项:《采油采气理论与应用新技术调研》。

(4)完成论文查重4117次,其中硕博3672次,本科445次。

(5)完成查收查引1045人次,其中免费744人次。

(6)完成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度ESI分析报告》。


(二)文献资源建设

1、资源建设全面征求读者意见

在文献资源建设上全面征求读者意见。图书馆主页上设置了中文图书荐购和外文图书荐购专栏,读者可以随时推荐图书,2018年处理读者推荐中外文图书1288种,订购1021套,其中“阅声呦扬—你荐书·我买单”现场活动荐购图书112本。

期刊和电子资源的征订通过学校主页发布公告的形式向全校读者征求意见,共收到读者意见和建议400余条。

2、纸本图书建设

全年共入藏2018年全年共入藏中文图书16666种,33311册,外文图书535种、687册,组织图书现采3次。截止到2018年年底,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23.6万册。

3、纸本期刊建设

2018年度,根据读者反馈意见,结合本馆情况,停订中文期刊181种,订购2019年中文期刊676种,外文期刊57种,报纸67种。

共完成中、外文期刊现刊加工登到、上架1万余册,下架装订2017年中外文期刊932种、1万余册;合订本期刊中文1312册,外文153册;接收中文赠刊100余册。接收本科学位论文1858册、硕士学位论文1470册、博士学位论文110册;送往华东交流学位论文2439册,接收华东交流学位论文2277册;装订回馆学位论文4544册;录入学位论文7839册。

4、电子资源建设

2018年订购数据库37种,新增了科学文库、双语智读、Emerald电子书和MeTeL高校课程资源库,有效地补充了中外文图书和外文教学课件的欠缺;通过与华东校区、克拉玛依校区共建共享,可用数据库89种;试用数据库57种。

5、完成了馆藏资源使用情况分析报告和读者需求分析报告

完成了2018年度馆藏电子资源使用情况分析报告、馆藏体系分析报告、读者需求分析报告和近三年馆藏文献资源使用情况分析,为资源采购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三)读者培训和宣传

1、组织新生入馆教育培训20余场,近2000名新生参加,为每名新生发放了最新编排的新生手册。

2、举办现场讲座17场,培训师生800余人次,并首次尝试在图书馆官方微博上进行在线直播,观看人次近4000次,极大的扩大了培训的受众范围,提高了培训的影响力。

3、制作了读者宣传月海报,在图书馆一层大厅及南广场举办了数据库展,举办了南广场读者面对面活动和“文献获取大比拼”活动,通过展板展示、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发放等方式多渠道宣传图书馆的文献参考咨询服务。

4、完成了本科生文献检索课教学任务,共完成128学时,授课学生324人。

(四)档案馆管理

1、档案管理

完成对校内各单位档案的收集、整理、著录及上架工作,本年度共收集档案约为5200余卷,其中,教学类档案及论文近2300余卷、科研档案762卷、设备档案54卷、财务凭证2000余册、行政党群类及其他类别档案100余卷。

2、档案查阅

充分利用档案管理平台,完成档案的查阅和借阅工作。全年查阅档案807人次,共查阅档案7232卷,复印档案588份;全年借阅档案88人次,共借阅档案2376卷。协助纪委、审计等单位完成档案核查工作,协助财务处完成财务凭证查询。对教育部学位与研究教育发展中心认证处提供的毕业生信息(成绩单、毕业证、学位证等)进行审核和反馈,本年度共完成审核和认证193人次,认证档案约238份。

3、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效率与水平

与科技处沟通协作,完成档案信息系统与科研系统的对接,简化了科研档案存档流程;对2018年度新接收的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完成教学类、行政类、科研类、基建类档案共200余份。

(五)科研与论文

2018年,图书馆专业研究水平不断提高,承担项目和发表论文质量有明显提升。

1、参与项目

2018年,图书馆共参与和承担各级别项目18项。其中立项7项、在研5项、结题6项。

2、发表文章

公开发表论文15篇,提交会议论文13篇。

3、教材编写出版

完成参与编写教材《科技文献检索实用教程》,科学出版社出版。

(六)工会

馆工会围绕学校和图书馆档案馆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深入群众、化解矛盾,工作水平和服务职工能力不断增强,被为评为2018年度学校模范职工小家。

1、完成工会主席改选和工会委员增补工作

产生了新的工会主席人选,增补了两名工会委员,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2、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类文体活动

积极参加校工会组织的长走、职工互助保障参保、年度职工体检、教职工乒乓球比赛、校教职工趣味运动会等各项活动。在校教职工趣味运动会中图书馆获得总分第六的历史最好成绩,展示了职工的良好风貌。成立了图书馆档案馆羽毛球兴趣小组,并定期开展活动。

3、关怀职工工作

做好对新进职工的帮扶工作,做好对生病、受伤教职工的关心、慰问工作,把关心送到每个教职工的心上。

4、加强工会之家建设

扩充了工会之家面积,新增了健身器材,受到了职工的欢迎。

(七)安全

图书馆档案馆认真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和各项任务,保证了全年安全无事故运行: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行动,配合学校保卫处对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春夏火灾防控和应急演练专题活动,坚持每天对图书馆重点部位进行巡查,每周各科室进行检查,每月和节假日闭馆前对全馆进行安全大检查,并进行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整治,确保了图书馆档案馆的安全稳定与和谐发展。

(八)获得奖励

2018年,图书馆档案馆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北京高校图书馆和校级奖励7项。

1、原文传递服务在北京市90余所高校图书馆中,评估总分名列第二,再创历年最好成绩。

2、馆际互借服务获得北京市高校图书馆先进集体三等奖。

3、“传承之舟-图书馆档案馆庆祝建校65周年系列文化活动”系列活动被评为校园文化建设优秀项目。

4、图书馆被评为2018年度学校模范职工小家。

5、《新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微情报”服务及异构数据整合平台建设研究》获得2016-2018年北京高校图书馆科研基金项目一等奖。

6、陈新花、王平被评为2016-2018年学校优秀教育工作者。

7、步宏婕、刘燕梅荣获北京市BALIS原文传递服务先进个人,步宏婕获得馆际互借服务先进个人。

三、2019年工作计划

(一)图书馆

1、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和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2、不断加强研究型图书馆建设,探索我校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运行模式,继续深入开展学科评价和深度信息调研服务工作。

3、推进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积极跟踪调研最新智能化技术,推进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加强与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的合作,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支持,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档案馆

1、启动档案信息化推广工作,组织各二级部门上报兼职档案员,对各部门上报的兼职档案员进行系统培训,制定相关归档流程、归档内容及规章制度,进一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2、加强理论研究,引导档案馆全体工作人员加强对先进档案管理知识的学习,结合岗位工作进行项目申报和论文发表,努力打造学习型和研究型档案馆。

3、制定校史馆管理制度,形成健全制度体系,规范管理。进一步收集校史馆参观意见,探讨校史馆运行模式。深入挖掘可利用资源,拓宽收集途径,丰富校史馆馆藏。

4、进一步做好校史馆校园开放日活动,大力办好院士展系列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活动特色,努力打造精品活动,并长期传承下去。



图书馆 档案馆

2019.1.2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 上一篇:图书馆档案馆2018年工作计划
  • 下一篇:图书馆档案馆2019年工作计划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科学图书馆 NSTL
Copyright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图书馆
  • 图书馆官方微信
  • 图书馆官方微博